多空博弈状况持续 玉米价格或窄幅波动走势为主
- 时间:
- 浏览:152
- 来源:鼎点财经
11月底,国内玉米市场价格震荡调整。东北产区屡遭降雪打击,新粮食上市进程推迟,部分农户对后期玉米价格持悲观态度,不愿出售,阶段性售粮高峰尚未到来;华北黄淮地区玉米价格的波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到货情况,近期到货量有所增加,价格以弱势为主。
11月底,国内市场价格震荡调整。东北产区屡遭降雪打击,新上市进程推迟,部分农户对后期玉米价格持悲观态度,不愿出售,阶段性售粮高峰尚未到来;华北黄淮地区玉米价格的波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到货情况,近期到货量有所增加,价格以弱势为主。
截至11月30日,山东寿光深加工企业为2720元/吨,周环比下降30元/吨;河北秦皇岛2470元/吨,下降40元/吨;河南焦作2830元/吨,持稳。辽宁锦州港主流集港价格为2600~2620元/吨,广东蛇口港二等玉米报价为2850~2870元/吨,周环比均下降30元/吨。
短期内,终端需求依然不错,仍将利好生猪价格小幅上涨,在增强养殖环节惜售压栏的同时,也有利于提振猪料需求,从而促进饲料加工环节玉米用量的增加。目前,深加工企业生产利润不错,开工积极,产品库存增加。为了保证走货,企业略微降低了产品价格,淀粉报价下降了50~100元/吨。
此外,前两轮降雪导致东北玉米上量出现一定延误,也增加了“地趴粮”质量下降的风险以及后期销售的压力。后期,东北地区局部降雪仍不利于新粮上量,但影响预计将减弱。
上周,进口玉米拍卖成交额增加,乌克兰产玉米成交率大幅上升。据统计,上周拍卖进口玉米32.73万吨,总成交额20.61万吨,总成交率62.97%,比前一周提高11.68个百分点。其中,乌克兰产玉米共成交3.2万吨,成交率44.59%,比前一周提高43个百分点。
后期新玉米市场购销仍面临多空博弈局面,特别是春节将至,粮食销售高峰与补库需求同步释放,再加上疫情及天气的不确定性,预计玉米市场仍将难以形成可持续性的行情,或将继续以窄幅波动为主。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