稻米下行空间已十分有限 入市收购正当其时
- 时间:
- 浏览:121
- 来源:鼎点财经
随着新稻大量上市,大米需求进入阶段性淡季,市场承接能力较弱,在无外力影响的情况下,短期价格仍有继续趋弱的可能,但后期下行空间已十分有限,企稳回升的可能性增大。
随着新稻大量上市,大米需求进入阶段性淡季,市场承接能力较弱,在无外力影响的情况下,短期价格仍有继续趋弱的可能,但后期下行空间已十分有限,企稳回升的可能性增大。
一是中晚稻最低收购价将构成较强支撑。目前部分主产区中晚稻收购价已低于最低收购价,如果持续3天以上,按照规定将启动托市收购,托市收购启动短期必然会对新稻市场构成较强支撑,有助于市场短期企稳回升。如果托市收购启动不了,则说明市场不再继续下跌。因此,对于已跌破最低收购价的地区,市场主体此时介入收购的风险应该不大。而部分主产区新稻价格仍旧高高在上,且大幅高于最低收购价,后期仍可能面临一定幅度的回调,应谨慎介入、理性收购。
二是农户惜售心理将加重。新稻价格接近或低于最低收购价的部分主产区,由于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的预期增强,加上种植成本大幅增加,农户惜售心理显然将加重,将使后期新稻继续下跌的动力衰减。
三是中晚稻价格已处于低位。当前中晚籼稻价格不仅纵向比较低,横向看价格也不高。如,湖北、江西、安徽甚至湖南,个别地区的新季中晚籼稻收购价格接近甚至已低于早籼稻收购价。如湖北省全省中晚籼稻收购均价仅比早籼稻高了9元/吨,也就是每斤不到半分;江西抚州早籼稻收购价仅比中晚籼稻收购价低20元/吨,上饶和吉安的中晚籼稻收购价甚至低于早籼稻。同时,由于中晚稻市场低位震荡走弱,而小麦市场持续上涨,导致部分主产区小麦收购价高于中晚籼稻,这是多年来所没有的,既说明今年中晚籼稻市场走势较弱,也为未来的回升埋下了伏笔。
再过二天即是农历春节,大米备货已结束,市场购销恢复平稳,但中晚籼稻的现货行情和托市粮成交价格还很坚挺。随着黑龙江第三批库点启动收购,农户售量进度有望加快,再加上北粮南运优势,将有利于后期粳稻行情抬升。
虽然在10月下旬中晚籼稻价格出现了快速上涨,但基于国家高库存的背景下,国家临储拍卖重新启动,给市场降温。那么未来水稻还会不会有涨价的机会了?
今年的3大主粮中,玉米的行情上涨应该是最猛的,从年初至今一直在持续上涨中,年初价格在1900元/吨,如今已涨至2600元/吨,总体的行情可谓火热。而玉米行情的上涨,也带动了水稻的价格提升,以至于如今的大米价格也在跟着提升,这也让消费者为此比较头疼。
猜你喜欢